米兰·昆德拉在《玩笑》中写道:我向来漫不经心接受时光,因为它是那么不露痕迹,悄然隐藏在我的那些忙忙碌碌的背后。四年,弹指一挥,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2016级本科生曹睿回首这段忙碌的青春,心中充实无比。她成绩优异,斩获多项奖学金,还取得了不错的科研成果,将赴新加坡国立大学直博深造。动,她打得了排球、跑得了半马;静,她写得了书法、弹得了琵琶。
曹睿,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2016级本科生,2019年度"成电杰出学生",本科三年全部课程GPA3.97,数学类课程平均分95分以上。曾获国家奖学金、世强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并以当年综合分第一获得唐立新奖学金。大一开始进行科研训练,已发表JCR一区论文一篇。作为全校唯一本科生参与日本针对未来智慧城市开展的"樱花项目";赴台湾交通大学交换,所有课程全A。曾担任英才实验学院年级管理委员会主席,校"立人班"成员,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
大者,广也。大学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地方,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规划的路线前行,在众多的道路中,曹睿选择了科研。"对于起步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参与科研没有绝对的合适或者不合适,不去尝试就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兴趣。"对于计算机专业的科研,数学基础必须扎实,还好,曹睿从小喜爱数学,虽然从未刻意给数学提分,但在大学里,她的数学类课程平均分高达95分。此外,全英文文献的阅读,让英语的地位也显得十分重要。由于立志出国深造,曹睿在大一暑假就参加了托福考试,并在第一次考试中就取得了108分的成绩。此外,她还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口语大赛,并获得一等奖。
有了二者的根基,曹睿自学了吴恩达教授的机器学习公开课、斯坦福自然语言处理公开课等课程,为科研的开展做好进一步的准备。科研并不是闭门造车,大量的文献阅读至关重要。从事关于多模态问答的研究,曹睿从其源头开始到近年的优秀论文一一详细阅读,也正是因此,曹睿发现了多模态融合在多模态问答中的普遍应用以及不可取代的位置,以此为出发点,撰写了多模态问答中的融合问题并发表在JCR一区期(IF=10.136)。随后,她继续拓宽研究方向,从图像问答到视频问答,有了之前的科研经验积累,这次的转换相当得心应手。目前基于此,曹睿正跟随浙江大学张东祥教授继续这个方向领域研究,并以此作为毕业设计主题。毕业后,她将赴新加坡国立大学直博深造。
本科四年,尽管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科研,但在学业方面,曹睿也不落人后。"对于学业和科研,二者在某种程度上会相互影响,有必要进行权衡和取舍。在学习上,最重要的一点是高效:学习的时候,不要想着科研;科研的时候,也不要担心学习。"由于优异的成绩,曹睿斩获了国家奖学金、世强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等诸多荣誉。当然,除了科研和学业,曹睿还参加了很多其他活动。业余排球赛、马拉松比赛、成电达人秀、主持"成电讲坛"、拿到琵琶十级、书法七级,这些爱好是曹睿生活的调剂。她认为:"认真学习和参加活动应该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学习累了可以去看书、锻炼、写字,去放松,休息好了就高效地投入学习。"
"如果要给大学生活打等级的话,我会自己打一个最高等级。不能说做得十全十美,但我认为自己这四年过得很充实,也很有价值。"在2016年的新生开学典礼上,曹睿曾作为新生代表,阐述了她站在人生新起点对于未来的展望,定下了"回首往事,不负青春"的目标。如今四年时间过去,她认为自己在学习、科研、活动、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收获颇丰。不过鸿鹄之志仍需脚踏实地、夯实基础,未来,她将继续一笔一划勾勒梦想的轮廓,奋发向上,全面发展,逐梦青春!
关注"电子科大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关于985、211、"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电子科技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官微、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