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燥热难当。
消暑,除了聆听山水之声,
达到“望梅止渴”的意图。
也可听一古曲,感受禅意。
让心静下来,消除烦躁情绪。
除此之外,
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纳凉的。
避暑高楼上,平湖望不穷。
鸟穿山色去,人歇树阴中。
△ 唐代诗人姚合 喜高楼赏景纳凉
携杖来追柳处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 唐代诗人陆游 喜在河畔桥边纳凉
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
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 梅尧臣 喜在古寺中品茗纳凉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 白居易 《销暑》
古人纳凉的方法可多了,
古诗中可见一斑,古画、文字记载更多。
比如:摇扇子纳凉
放大:
比如:凉屋
△ 清凉殿(先秦开始有“窟室”)
比如:冷饮
比如:水中降温
古人避暑的方法还有很多,
最唯心的避暑就是:心静自然凉。
乃是古人推崇的避暑良方。
习琴,静心。
○ 铭乐堂 | 选课指南
○ 古琴基础指法进阶课程超值优惠——10节260元!!(原价399元)
○ 网课 | 古琴曲《长相思》教学 精讲3人小班
○ 《沧海一声笑》网上开课 | 古琴基础指法之九
○ 买琴送课!购买任意一款古琴送三个月古琴课程!
详情请关注 公众号“铭乐堂古琴会馆”
往日琴课:
琴馆 | 地址
铭乐堂东部店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古家具街1607号)
铭乐堂北部店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15号-底商10号)
铭乐堂西部店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桥西侧向北500米馨雅大厦四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