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02|回复: 0

[互动交流] 潍坊寿光:让古琴文化在菜乡大地开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31 15: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30日讯“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而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居于首位。寿光市民马坤就是一位古琴爱好者。

潍坊寿光:让古琴文化在菜乡大地开花-1.jpg


古琴因其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爱不释手的器物。吹箫抚琴、吟诗作画是古代文人的生活写照。

古琴爱好者马坤:“我是2016年10月份开始接触的古琴,之前是通过书籍、媒体,尤其喜欢听古琴曲,后来就想学但是找不到师父,后来就打听到马荣盛先生,寿光的马荣盛先生,诸城派第六代传人,我们就找到他,他也想发展寿光的古琴文化,然后就回到寿光来教琴。”

因为种种原因,古琴在寿光的发展并不顺利,马坤算是发展寿光古琴文化的第一批人。

古琴爱好者马坤说:“缘分吧,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喜欢,就是被它那种声音一下就被击中的感觉。”

古琴爱好者马坤:“做梦都在想着这个地方怎么弹,这个一点都不过分,不夸张的说,车上放的全是古琴的音乐,有时候不由自主,坐着的时候,左手就在桌子上就这么动起来了。”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它有过辉煌,也有过寂寥,但几千年的历史使它经得住岁月的洗礼,更加具有“生命力”。古籍记载伏羲作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由此可见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古琴爱好者马坤说:“琴的长度一般是三尺六寸,就代表三百六十五天。我们前边有十三个徽,这叫徽位。代表12个月加一个闰月,我们有7根琴弦。”

古琴分为散音、泛音、按音三种声音。演奏古琴时,演奏者将琴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

古琴的声音都非常安静,时而松沉时而旷远,时而有清冷入仙之感,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时如心绪,缥缈多变。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古琴爱好者马坤说:“我接触古琴也4年了,通过学习古琴,我觉得首先让我自己更沉下来了,更稳得住,性格当中变的更内敛一些,同时在弹琴的过程中,有种跟古人对话的感觉,你像我们刚才弹的《酒狂》,弹《酒狂》就好像我见到阮籍那种狂放不羁的那种形态,像我们弹奏《广陵散》的时候,就好像看到嵇康临刑的时候那种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感觉。”

在马坤看来,学会古琴并不难,它不需要音乐基础,也不需要识谱,但是想要学好学精却很难,它需要演奏者抛下杂念,认真学习,不断训练。现在,马坤就想通过自己一众师兄弟的努力,宣扬古琴文化,让古琴文化在寿光不断传承下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鲜事物逐渐占领人们的生活,在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今日,亟需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安住沉静,回归内心自性里丰富的精神世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把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中国古琴艺术传承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