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18|回复: 0

孩子看一眼就爱上的乐器,萌的不要不要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8 07: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bobo要向大家介绍一位自带表情包的朋友
它的名字叫中阮,先跟大家先打个招呼吧

孩子看一眼就爱上的乐器,萌的不要不要的-1.jpg




它外表萌萌哒,共鸣箱是它圆圆的脸
两个音孔是它大大的眼睛,琴码是它的嘴巴
长长的琴杆是它高耸的发髻
两边的琴轴和琴头则是它发髻上的装饰

孩子看一眼就爱上的乐器,萌的不要不要的-2.jpg


它来自阮这个大家庭,还有四个兄弟姐妹
分别叫低音阮、大阮、小阮、高音阮

孩子看一眼就爱上的乐器,萌的不要不要的-3.jpg

我们是不是长得很像?





孩子看一眼就爱上的乐器,萌的不要不要的-4.jpg





盘圆颈直,代表了阴和阳
中虚外实,代表了天地之象
它结合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
历史悠久
是货真价实的民族弹拨乐器
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由汉代琵琶衍变而来
悄悄告诉你,昭君出塞时所弹的"琵琶"
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说的阮,并非琵琶哦~

孩子看一眼就爱上的乐器,萌的不要不要的-5.jpg

昭君出塞图






"不似琵琶不似琴,四弦陶写晋人心"
西晋的"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善弹阮
因此后人称阮为"阮咸"或"阮咸琵琶"
它也是中国唯一一个用人名来命名的乐器呢


灿烂的敦煌壁画中也有它的身影

孩子看一眼就爱上的乐器,萌的不要不要的-6.jpg

敦煌·莫高窟初唐第220窟




大诗人白居易曾这样描述它:
"掩抑复凄清,非琴不是筝
还弹乐府曲,别占阮家名
古调何人识,初闻满座惊"
可惜的是,阮在明朝逐渐消失,清朝时已彻底失传
建国以后,通过中阮演奏家、学者们的努力
中阮又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
经过演奏家们的继承和创造
右手的弹法已有弹、挑、勾、抹等30余种
左手的弹法也有泛、打、勾、带等10余种

孩子看一眼就爱上的乐器,萌的不要不要的-7.jpg

现代大阮、中阮发明人王仲丙先生





孩子看一眼就爱上的乐器,萌的不要不要的-8.jpg





学习中阮的N个理由

▲▲▲

比起古琴古筝,中阮价位较低
入门款在1000元上下
比起箜篌扬琴,中阮个头小便于携带
比起琵琶,中阮上手快,重量上轻
中阮是传统的民族乐器,
背后承载的是丰厚的民族文化
可独奏也可合奏,音域广,音色好,弹法多样
与柳琴、琵琶、月琴原理和演奏手法基本相通
···

孩子看一眼就爱上的乐器,萌的不要不要的-9.jpg




学乐器不可能一蹴而就,别看它上手快
学好学精也不容易,可不能轻易放弃
不然它会难过的哦~

孩子看一眼就爱上的乐器,萌的不要不要的-10.jpg




中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音乐魅力
中阮名曲有丝路驼铃、幽远的歌声、火把节之夜
云南回忆(第一乐章)(第三乐章)等等
如今的中阮
是民族管弦乐队中合奏、重奏的主要乐器呢

中阮琴痴

▲▲▲
说到中阮演奏
不得不提第一季《出彩中国人》总冠军
中阮琴痴冯满天

孩子看一眼就爱上的乐器,萌的不要不要的-11.jpg


他在舞台上手持中阮这把民族乐器
弹奏出来的却是摇滚味十足的《花房姑娘
让中阮走进了大众视野


怎么样,你认识bobo的这位朋友了吗?
想要看更多有趣的内容,记得随时关注bobo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