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93|回复: 0

[互动交流] 一把琵琶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7 08: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一直称假期是“弯道超车”时间,尤其是我们的琵琶集训班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弯道超车。这个暑假期已经是第49期了。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引导入门的老师最为关键,就像一位设计师,意味着在这张白纸上设计什么样的图,让孩子们才能够有目的,有兴趣,心中有光,有希望,有明天。

一把琵琶的故事-1.jpg

深圳市琵琶学会副会长邱金霞老师


01、

小班

小班的小朋友基本上是学前班和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她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她们刚进到集训班,对钢琴上的音都是懵的,更谈不上能听出音名了。

10天的集训已经过去6天了了,昨天,我看了一下小班的小朋友们的视唱练耳及乐理知识,哇塞!真是奇迹的发生,才短短6天时间哦,基本音的音名,唱名,属性,音程转位等的理论都已经掌握,最关键是在钢琴上弹出的单音,小朋友们基本都能听出来唱名了。

她们好开心,为自己的进步开心,为自己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和实践开心,虽然只是音乐的最表层,但也是最关键,最基础的知识,是视唱练耳的最基础的基本功。也俗称为地基。

琵琶专业方面每天进行基本功方面的训练,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基本功是对学习乐器孩子最好的爱。井然有序的基本功训练,能对她们一生的音乐之路起到推波助澜的运用。

她们虽然很小,但是她们好好渴望学习新的知识呀,针对每个训练手指的练习,虽然有挑战,但她们不怕苦,积极练习。她们那么小,一遍又一遍的让自己把难点攻克,感动到我了。

暑期琵琶班小班:她们抱着琴,一边用稚嫩的嗓音唱着谱子,手一边在相应的位置弹奏着,同时左手压音位置要准确,还要注意自己右手的手型是否准确。

学乐器的孩子能不聪明吗?她们同时能一心几用,注意力超集中,思维没有时间分叉,这种高效率连续训练想不进步都难。


一把琵琶的故事-2.jpg

指导中班孩子弹琴


02、

中班

她们已经经过了小班适应期,在视唱练耳方面已经听到了音程,旋律,试着在听和弦。琵琶专业有了一定的基础,正在全方位向上努力盖楼阶段,她们知道,此时是更不能懈怠每次的训练。稍不留神,低年级小朋友就要超越过来了。

她们已经经历了初级期,并参加了多场的学校演出,有了小小的舞台经验了,也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满满的自信心已经培养了起来。

此时的孩子求知欲更强,互相比赛着学琴和练琴。凡是有比赛和考级都想跃跃欲试,以此来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一把琵琶的故事-3.jpg

大班孩子集体训练



03、

大班

大班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她们普遍已经达到7、8、9级,经过了几年的专业有序的训练,有了一定的音乐表现力。这几年,她们一起学琴、练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她们对小师妹们更是爱护有加。

在上周,大班的丁怡萌小朋友被深圳艺术学校录取了,她是在众多琵琶考生里唯一一个被录取的学生。

一把琵琶的故事-4.jpg

小班小朋友



04、

名师

大家都知道,一个个优秀出现的成绩背后,肯定有一个默默付出心血的老师。我们的琵琶老师邱金霞就是这样一位低调,有爱心,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积极性的一位,资深级别的老师。

她二十多年前离开了有编制的事业单位,独自一人背着一把琵琶闯了深圳。

在深圳二十多年里,所带出的学生是一批又一批。单在深圳市海滨实验小学一教学就是二十一年,带出了这里的琵琶学生也有二十一届了。

邱老师每年给学校能有两台琵琶节目。这是成绩与效率。

她现在是深圳琵琶学会的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的考级官。

有很多慕名来的学生,其中有一个是在深圳图书馆琵琶比赛时,邱老师的几个学生出场后,演奏的效果震惊了下面的观众,等到孩子表演结束,想学琵琶的家长直接找到那位小演奏者的家长,并要了邱老师联系方式。

这个小朋友现在学习了整整三年琵琶了,在每次的比赛或考级中都是佼佼者,她现在的意愿是,明年考深圳艺术学校呢。她多次说,幸亏那次的遇见。

有些住的较远,每周家长要开两个小时的车来学琴。坐地铁一个多小时过来的就比较多。

有位家长家长也是慕名而来,她每周带着儿子和女儿来邱老师家里学琴。儿子跟着邱老师老公学弹吉他,女儿跟着邱老师学弹琵琶。

她们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世界中茁壮成长。

一把琵琶的故事-5.jpg



05、

结束语:

深耕一件事很重要,因为世界的诱惑很大,很多,稍不留神就脱离了自己的本心,脱离了人生轨迹。

只有坚定自己的脚步,认准方向,持续精进,垂直深耕,总会看到你想要的东西。

慢慢的积累,时间会证明一切,当时间一到,铁树也会开花。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关键就在于老师的陶造和家长的配合,最终让她们发光。

祝愿孩子们在音乐学习道路上越走越宽,祝愿邱金霞老师能够享受桃李满天下的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