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68|回复: 0

[互动交流] 弦动湾区:深圳宝安胡琴艺术周奏响千年乐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1 22: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丹 通讯员 郑璇 文/图

10月17日至19日,2024湾区胡琴艺术周暨第三届深圳宝安·新安胡琴艺术周隆重登场。

据介绍,本次艺术周邀请广州、中山、深圳等多位湾区艺术家组成艺术周专家团,在宝安举办多场艺术活动,包括开幕式以及闭幕式音乐会、“胡琴艺术传承与发展”湾区民族音乐交流会、优秀民乐队伍交流展演、“岭南胡琴艺术馆·国乐名家工作室”名家公开课、民乐专家进校园等。开幕式当天,还举办了苏州民族乐器厂“70 周年名家纪念琴”赠琴仪式和“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岭南音乐传承实践基地”挂牌仪式。

弦动湾区:深圳宝安胡琴艺术周奏响千年乐章-1.jpg

弦动湾区:深圳宝安胡琴艺术周奏响千年乐章-2.jpg


这场融合了传统与创新的文化盛会,不仅是对中华民族音乐的致敬,也是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的一次深情呼应。在深中通道的通车背景下,宝安成为连接大湾区文化交流的枢纽。通过胡琴这一千年乐器,宝安将历史与当代、传承与创新一并呈现,给观众带来一场音乐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音在岭南,弦起湾区”:胡琴与国乐大师的千年对话

10月17日晚7:30,在宝安1990音乐厅,一曲欢快的《加林赛》拉开了开幕式音乐会的序幕。深圳市弓舞弦歌胡琴室内乐团的演奏家们用灵巧的手指在琴弦上舞动,佤族民歌的欢快旋律瞬间充满了整个音乐厅。紧接着,高胡演奏家余乐夫带来了广东音乐名曲《雨打芭蕉》。他的琴声时而轻盈如小雨点点,时而激昂似暴雨倾盆,将雨打芭蕉的自然景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扬琴演奏家吴迪的伴奏更是锦上添花,让整首曲子韵味十足。

弦动湾区:深圳宝安胡琴艺术周奏响千年乐章-3.jpg

弦动湾区:深圳宝安胡琴艺术周奏响千年乐章-4.jpg


随后,星海音乐学院岭南音乐博物馆的青年才俊们带来了五架头重奏《奋斗人生》。这首源自香港经典电视剧主题曲的改编作品,唤起了观众心中那份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二胡独奏《一枝花》由孟晓旭演奏,翁智明的扬琴伴奏相得益彰。这首源自山东民间的乐曲,在二胡的演绎下更显婉转动人。

弦动湾区:深圳宝安胡琴艺术周奏响千年乐章-5.jpg

弦动湾区:深圳宝安胡琴艺术周奏响千年乐章-6.jpg


王一婧的二胡独奏《丝路拾光》和《你的美丽动我心》,以及张雷的《火——彩衣姑娘》,都展现了二胡这一传统乐器在现代音乐中的无限可能。钢琴伴奏张帆的精湛技艺,更是为这些作品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

弦动湾区:深圳宝安胡琴艺术周奏响千年乐章-7.jpg


高胡演奏家余乐夫带来的原创作品《踏雨心晴》,以其充满希望和进取精神的旋律,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而孟晓旭演奏的《巾帼》则用音符勾勒出了一幅幅女性英雄的动人画像,向新时代的巾帼英雄致敬。

弦动湾区:深圳宝安胡琴艺术周奏响千年乐章-8.jpg


音乐会的最后,全体演员齐奏刘天华的经典作品《光明行》。铿锵有力的旋律,豪迈的气势,仿佛在向观众诉说着对光明未来的憧憬与向往。不仅如此,闭幕式将举行的专场音乐会《弓舞弦歌诉琴思》也会成为本次艺术周的高潮,将以优美的胡琴旋律为本届盛会画上完美句点。

弦动湾区:深圳宝安胡琴艺术周奏响千年乐章-9.jpg


胡琴,一根弦便可诉尽千年故事,它在时间的河流中流转不息。今年,随着本届艺术周的开幕,岭南胡琴艺术馆再次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汇聚的中心,展示传统工艺的极致与非遗文化的无尽魅力。国乐大师们在此呈现“名家名曲名琴”音乐会,孟晓旭等大家亲自为观众演绎经典,让胡琴这一古老乐器焕发出现代光彩。在这场古今对话中,每一曲旋律都是对文化的敬畏与传承。

“弦随国风,潮涌新安”:国潮风起,非遗焕新生

本届胡琴艺术周在“非遗”的浪潮中,将传统文化推向现代潮流的前沿。18日至19日,苏州民族乐器一厂带来了令人惊叹的胡琴精品展览,受到市民的热烈追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传承单位,他们将展出一系列精心制作的胡琴,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这门古老艺术的魅力。想象一下,当你漫步在展览中,琴声与匠心交融,彷佛在音符中感受到历史的脉搏。

开幕式上,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赠琴仪式。苏州民族乐器一厂乐器博物馆发展主管的王彬宁,将一把珍贵的“70周年名家纪念琴”赠予了岭南胡琴艺术馆。这把琴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弦动湾区:深圳宝安胡琴艺术周奏响千年乐章-10.jpg


在18日下午2时-6时,“岭南胡琴艺术馆·国乐名家工作室”举办的“名家公开课”上,音乐爱好者将近距离接触国乐大师,并一睹大师们的即兴表演。

大家“艺”起来——优秀民乐队伍交流展演则点燃了市民的国乐热情。19日上午9时30分-11时,优秀民乐队伍将在岭南胡琴艺术馆进行交流展演,各支队伍将轮番登场,用悠扬的琴声讲述各自的故事。

在这里,传统的胡琴不再只是一件乐器,而是一种潮流、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国乐爱好者还是普通市民,都沉浸于这场传统与潮流交织的文化盛宴中。

弦动湾区:深圳宝安胡琴艺术周奏响千年乐章-11.jpg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新安街道的岭南胡琴艺术馆,作为全国首个由街道主办的胡琴特色主题馆,承担着传承和创新的双重使命。它不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乐器制作工艺岭南传承基地,还是广东省胡琴专业委员会胡琴传承实践基地以及深圳市民族管弦乐学会创作培训基地。

四年来,岭南胡琴艺术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超过20万人次的群众参与各类活动。从“周末新安艺苑”到“名家进新安”,从“胡琴艺术周”到“精品音乐会”,再到“民族器乐公益课”,这里已经成为了大湾区民族音乐交流的重要平台,为胡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积淀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一桥一琴,乐动西东”: 深中通道牵起大湾区文化新乐章

宝安是深港文化之根,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当前,宝安正激荡着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旋律,用青春活力时尚塑造城区形象,助力深圳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气质。

开幕式上,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岭南音乐博物馆副馆长、广东省民族管弦乐会学会岭南音乐普及委员会主任吴迪代表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将“岭南音乐传承实践基地”的牌匾授予岭南胡琴艺术馆。这一刻,传统与现代、艺术与教育完美融合。岭南音乐在宝安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2024年,深中通道的贯通不仅连通了深圳、中山和广州3座城市,更是一座文化的桥梁,串联起珠江口两岸丰富的文化资源。宝安区鹤洲立交是深中通道东侧的起始点,这决定了宝安在东西岸协调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正是从这里,中山及珠江西岸城市的人流物流将借由这一通道进入宝安来到深圳,与宝安的产业、科技、文化进行交流碰撞。胡琴艺术周借此桥梁,把宝安的文化影响力传播到湾区更广阔的地方。

本届活动嘉宾可谓是大咖云集,有来自广州的孟晓旭、王一婧、余乐夫、吴迪、音博X岭南音乐传习组合组合;也来自中山的邵秉英;还有来自深圳的张雷、深圳市弓舞弦歌胡琴室内乐团、深圳市民族管弦乐会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深中通道不仅让距离缩短,也让文化的纽带更加紧密。众多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艺术家在此联袂登台,用胡琴演奏出跨越时空与地域的音乐篇章。

10月17日-19日,胡琴的旋律在大湾区的上空回荡,将这片热土的历史与现代紧密相连,奏响一曲属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交响。袅袅弦声诉说着城市与音乐的故事,透过这场胡琴之旅,市民们不仅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触摸到时代脉搏下的大湾区文化律动。

编辑:黄晓敏

审读:乔会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