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车水马龙里藏着的尽是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在此刻就像是一股清流。在大环境的驱动下,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快前行的脚步,便能让传统文化被时代坚定地选择。
国乐大师方锦龙在接受《舍得智慧人物》采访的时候说:“在娱乐里面去传播中国文化,我觉得这个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而让他以娱乐的方式、“破圈”斩获数十万粉丝、让更多人了解到国乐魅力的,正是2019至2020年那场B站跨年晚会。
晚会上,方锦龙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出了一首首带着“新潮味”的乐曲,一夜间涨粉无数。他的“出圈”,让人们看到了一种可能性:舍掉老一套的路子,将传统文化用现代化的方式“玩”起来,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关注,才有机会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主动去传承国粹。
在传承文化这条路上,我们总会因为传统手艺的流失而倍感遗憾。那些曾经烙印在历史长河里的辉煌,却因为跟不上我们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永远地停留在“失传”的那一刻。而像方锦龙这样的艺术家,正在做的,就是用跟上时代的方式,留下它们。
从业四十几年的方锦龙,在采访中也坦然地表示,前四十年出了很多个人唱片,但依然没有最近两年这么“火”。而这种“火”,恰恰就是因为懂得“曲线救国”——通过创新表演形式去贴合年轻人的喜好、引起大众关注,自然而然地就能引导大众关注到之前的作品,从而更深入地去了解国乐。
方锦龙一直在尝试“破圈”:舍掉国乐原先定义的“高阶”圈层,为它注入年轻的力量,让它得以走进大众,重获新生。上个世纪90年代,方锦龙就已经尝试着“跨界”,将民乐和现代音乐结合起来,后来更是筹建了时尚国乐团,以区别于传统国乐团的表演方式频频亮相舞台,刷新了人们对“国乐”的认知。
纵观传统文化行业,也都在往推陈出新的方向去发展。正如我们印象中“庄严古板”的故宫,也上架了众多新意十足的文创商品,推出了诸多备受喜爱的综艺与纪录片,重现了紫禁城上元夜的辉煌场景……舍掉传统路子,推陈出新,才得以抓准年轻人的胃口,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四十年厚积薄发只为打造一场国乐盛宴,博采各国音乐之长经年累月成就华章天籁。音乐家黄翔鹏的一句话点醒了方锦龙:传统就像一条河,一定要流动。流动起来的水才是清澈的,一动不动的河流只能发恶发臭。
方锦龙的“出圈之作”,正是利用了Z时代受众接受音乐的短平快特征,在跨年晚会上一口气演奏11首歌曲,从燃到热情澎湃再到柔软、放松的音乐形态,收获无数年轻人的膝盖,给国乐带来了巨大流量。他与千千万万个在不同领域逆风而行、推陈出新的文化传承人一样,都在尝试着舍掉原有的界定,用贴近时代发展的方式,将中华文化的魅力发扬光大。
舍得放下原定界限,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同样也是舍得酒得以俘获大众芳心的原因。
一方面,舍得酒业进攻“跨界联名”,融合东西方艺术,推出了艺术酒的全新包装,将这些独特的“Chinese Baijiu”呈现给世人,弘扬这份舌尖上的传统文化,让国际友人感受中华的魅力。老酒新瓶,时间酝酿了酒香,绕梁不绝,而符合时代审美的包装方式也赢得了更多的青睐。
另一方面,舍得酒业推出的自创IP《大国芬芳》,也是首部以中国酒文化为主题的大型诗乐舞剧。在一场场表演中,《大国芬芳》用中国的艺术语言向世界讲述中国酒文化,推动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这些创新的方式,也是方锦龙大师所言的“曲线救国”,用一种新潮的方式走进大众,才能让大众感受到传统的魅力,才能将这种蕴藏着传统精神的中国白酒传播得更远。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如此,我们的工作也应当如此。在方锦龙这些为传承文化而奔波创新的职业人中,我们得以领会并学习那股匠人精神——敢于舍掉与时代发展不相匹配的路子,不断创新、拓宽边界,方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做出不凡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