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43|回复: 0

[互动交流] 龙人古琴:丝桐传闽韵 老少共新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殿中,古朴的琴声从指尖倾泻而出,清越铿锵。弹奏者是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谢东笑,他所演奏的曲目《静观吟》,源自清代泉州安溪琴家李光塽的《兰田馆琴谱》。

日前,第十五届龙人古琴文化季启动,来自海内外的古琴名家、学者与文化爱好者百余人齐聚长泰区龙人古琴文化村,以古琴为纽带,推动闽南文化传承创新。

龙人古琴:丝桐传闽韵 老少共新声-1.jpg


晨光下的龙人古琴文化村

解码闽南琴乐基因

“系统性地保护与传播古琴文化,是龙人古琴文化村创办的初衷。”龙人古琴文化村总经理谢宗煌告诉记者。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承载着三千年的礼乐精神与哲学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2006年,古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古琴,是中国古琴艺术发展史上一支重要流派,自古有南北古琴流派,北为浦城,南为闽南闽派古琴,萌芽于宋,繁盛于明清。北宋宣和年间,漳州林虚极以琴科高中,并“引御奏琴称赏”;朱熹任漳州知州期间,将琴学视为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使得漳州“家弦户诵之声不绝于耳”,并著有琴学理论著作《琴律说》。

千年古邑长泰,与古琴的文韵气质十分契合。《长泰县志》中提到,宋代时,邑令黄孟永视事长泰初年,于县治之东偏,整饬房馆数间,请匾“琴堂”,并撰《琴堂记》云:“琴之为物,体备阴阳之和,音函宫祉之淳。昔之人鼓一再行,民风世俗不掩辰而变。”

2010年,福建省非遗项目古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谢建东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古琴,踏上了长泰区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的土地,古村、古桥与古琴,自此产生了联系。

“一床古琴的制作,需要7年时间,古琴文化村的建设和发展,也需要时间的沉淀。”谢宗煌告诉记者,在长泰“安家”之后,慢慢地,一群志同道合的琴人走到了一起,如中国琴会顾问杨青,天津音乐学院教授王建欣、李凤云等,他们在这里共同研究斫琴技艺和古琴文化,与琴声相携,与山水为伴,解码闽南琴乐基因。

2011年,龙人古琴文化村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2013年,被文化部列入中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2014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龙人古琴:丝桐传闽韵 老少共新声-2.jpg


学生正在上古琴课

从学习者到传播者

“通过自己亲手弹奏古琴,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制作一床古琴的不易,等我回到日本,我要把这份经历分享给我的家人和朋友。”来自日本的青年川满翔,在参加了中日青年古琴文化研习班后,对古琴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日前,日本青年古琴研习班开班,14名来自日本冲绳的青年学生代表在龙人古琴体验闽南文化之旅,他们通过聆听古琴演奏、参观古琴制作工艺等方式,认识古琴的文化底蕴。

以琴为媒,打通了面向世界的桥梁。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生、爱好者纷纷踏上长泰的土地,聆听同一曲琴声。

“我们希望通过研学模式,打通青年人接触古琴文化的桥梁,让古琴演奏、制作技艺得以在新生代中传播、传承。”谢宗煌说,为此,文化村设立龙人斫琴坊、百琴堂、龙人书院、龙人古乐团、古琴研究院等区域,书院年均接待研学活动超80期。

2023年开始,龙人古琴与闽南师范大学合作开设音乐学(古琴方向)成人本科班,邀请中国琴会副会长李凤云等名师授课。

“我们希望通过古琴文化,把全世界各地的年轻人聚合起来,产生更深刻的情感联结。”谢宗煌坦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首届成人本科班里,有一名来自澳门的学员江南,在学成之后,她依托龙人古琴的资源网络,在澳门成立古琴文化推广协会,并担任首届会长。为了推广古琴文化,她积极联合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文化局等机构,推动古琴文化传承活动,如今,该学员每年都会回到龙人古琴文化村参与文化季活动,与这里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结。

龙人古琴:丝桐传闽韵 老少共新声-3.jpg


游客正在体验古琴制作技艺

传统雅乐的当代表达

去年,自由体说唱剧《琴·韵》在龙人古琴文化村上演。该剧讲述了“古琴化身”与“琴音恋人”的奇幻故事,以古琴琴曲、琴歌的抒情达意为主,在剧中,还创新性地融汇了木偶、弦歌等元素,吸引了一批年轻观众。

近年来,龙人古琴团队不断坚持跨界表达,在米兰世博会展示琴艺、为40国孔子学院院长演奏、创作《诗经》琴歌短视频,让千年雅乐“破圈”传播。

谢宗煌并不止步于当下,眼下,龙人古琴正规划新蓝图,在和高校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古琴专业在职硕士,为古琴的非遗保护培养更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同时推动古琴进中小学课程,编写校本教材,覆盖从启蒙到专业的全龄段教育。

在挖掘闽派古琴文化的方向,龙人古琴研究院的专家团队目前正持续对闽南古琴代表性琴谱如《兰田馆琴谱》开展研究,希望以古琴为媒介,展示闽南古琴文化的底蕴,为古琴与闽南文化带来更加深度的融合。

技术创新也给古琴带来新的展现模式,据介绍,文化村目前正引入全息影像数字人等技术,提升交互性与文化渗透力,逐步打造沉浸式文旅场景。

“传承古琴文化不仅是技艺习得,更是对中华美学精神的体悟与践行,期待新一代琴人肩负起文脉延续的使命。”在文化季上,中国琴会顾问杨青对古琴学员发出的寄语,也是对古琴文化传扬创新的展望。

龙人古琴:丝桐传闽韵 老少共新声-4.jpg


前来龙人古琴文化村研学的学生

来源:福建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