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30|回复: 0

[互动交流] 25伏羲式点睛,大唐气度,它的韵味体现在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3 22: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5伏羲式点睛,大唐气度,它的韵味体现在哪?-1.jpg

故宫博物院藏九霄环佩琴



伏羲式古琴是比较常见且受大多数琴人喜欢的一种传统琴式。公认的、现存最早的现代形制古琴,也是最早的伏羲式古琴,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盛唐时期雷威所制的九霄环佩琴。现存的伏羲式古琴,以唐代和明代较多,其中唐代伏羲式最有代表性也最能体现韵味。

25伏羲式点睛,大唐气度,它的韵味体现在哪?-2.jpg

故宫博物院藏龙门风雨琴



一、形制分类

在笔者搜集的近六百张传世古琴遗物中,伏羲式有17张,从形制看大概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像九霄环佩琴,整体大气恢弘、各部位协调一致、琴体浑圆、轮廓流畅,项腰处都有做圆处理,具有唐琴的气质;第二类,像故宫博物院藏明代早期的龙门风雨琴,整体形制与九霄环佩琴较为接近,但少了
{!-- PGC_COLUMN --}
其实和神韵,并且边棱和项腰位置没有做圆处理、棱角较为分明,反映着宋代之后琴体方正规整的趋势;第三类,像浙江省博物馆藏明代中后期的风鹤琴,延续了龙门风雨琴的特征,但形制失去了一直以来的协调和规整,特别是头部和项部变窄,衬托出肩宽头小、比例失调。明代中期之后,伏羲式的形制向清秀型转变,越来越不协调,逐渐脱离了唐琴的气度,

25伏羲式点睛,大唐气度,它的韵味体现在哪?-3.jpg

浙江省博物馆藏明代风鹤琴



25伏羲式点睛,大唐气度,它的韵味体现在哪?-4.jpg

河北博物院藏清代深俊清奇琴



25伏羲式点睛,大唐气度,它的韵味体现在哪?-5.jpg



25伏羲式点睛,大唐气度,它的韵味体现在哪?-6.jpg



二、形制特点

小圆弧琴首,斜直项至肩下,内收双联弧腰,腰中凸起稍尖,尾部弧度稍大。传世伏羲式琴的平均尺寸和形制:通长124.0、隐间113.0、肩宽21.0、15.0、5.7厘米;首宽21.5、额宽6.0、承露宽2.5、弦眼径0.4、岳山不至边、承露与岳山同长;琴肩三徽下,琴腰八徽上至十一徽下,上弧稍长与下弧,足在腰中凸起处,两侧边肩至尾平直;龙池,长椭圆形或圆形,下至七徽上,平均长22.0、宽2.5厘米;凤沼,长椭圆形或圆形,下至十三徽上,平均长11.0、宽2.6厘米。

25伏羲式点睛,大唐气度,它的韵味体现在哪?-7.jpg



25伏羲式点睛,大唐气度,它的韵味体现在哪?-8.jpg



25伏羲式点睛,大唐气度,它的韵味体现在哪?-9.jpg



25伏羲式点睛,大唐气度,它的韵味体现在哪?-10.jpg



三、关键位置点睛

总起来说,伏羲式古琴还是以上边说的前两类最受认可。这两类的关键点是:整体比例要协调,各部位的位置要合适,头部要稍微比肩部宽一点点,外边轮廓的弧形要流畅,头部弧形不是圆形而是椭圆形,肩腰处的弧形要能凸显出整体的韵味;第一类,琴体要宽大厚重,琴面和棱角处的弧度圆润流畅,要体现出宏大的气势,头部不能太厚要做二次低头;第二类,要体现出清秀、规整。

下一节,点睛神农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