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57|回复: 0

[最新动态] 方锦龙:希望用正能量传播国乐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7 14: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方锦龙:希望用正能量传播国乐文化-1.jpg



方锦龙


方锦龙:希望用正能量传播国乐文化-2.jpg



演出现场


前晚,《花开朋友来》——“方圆之夜”方锦龙从艺40周年世界巡演广州音乐会在星海音乐厅隆重上演。艺海游弋40年,方锦龙身上的标签很多,国乐艺术家、乐器收藏家、当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今年,因为在《国乐大典》《经典咏流传》《博物奇妙夜》等节目中精彩展现五弦琵琶的魅力,他又在社会各界掀起了关注国乐的新热潮。日前,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白发网红”方锦龙如此表示,希望用接地气的方式传播国乐文化,“这些年,我从老祖宗那里获得了很多智慧,在民乐中,我们可以找寻并体现文化自信。”能玩转多种乐器的他如此告诫演奏者:“心法比技法更重要。”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素芹

音乐会现场:

边演奏边做“导聆”

前晚的音乐会,也是广州文化周——方锦龙国乐世界巡演的首发站,是方锦龙40年艺术生涯的集大成之作,更是他40年艺术之路从头越的象征作品。

作为琵琶界翘楚人物,音乐会现场,方锦龙本人既演奏了感动无数观众的文曲《忆江南》、气象万千的武曲《十面埋伏》,也弹奏了魏晋名士阮籍的古琴《酒狂》、怀旧动人的锯琴《渔光曲》、古典浪漫的吉他《爱的罗曼史》,展现了他在多种乐器演奏方面的才华。此外,他还把受无数网友热捧,展现五弦琵琶独特魅力的《五弦琵琶世界》,以及展现我国音乐文明史之伟大的《金竹玉管》带到舞台,令观众大呼过瘾,大饱耳福。

花城百花开,花开朋友来。当晚,方锦龙还邀请了国乐界的好友们同台献演,金牌国乐团“五色风”乐团,著名弗拉明哥吉他演奏家段昌武,打击乐演奏家徐德梁,贝斯演奏家蔡继文,以及一直探索以创新方式传承传统文化的新晋音乐人方颂评,无不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和方锦龙一起,一次又一次地把音乐会推向高潮。

与崔君芝的箜篌合奏时,方锦龙弹奏的是乌德琴。乌德琴是琵琶的“老祖宗”,和箜篌同时传入中国。两者从源头上进行对话,从视觉效果、文化内涵上都给观众带来了巨大冲击。让现场观众跨越千年,倾听了两河流城与中原古国的对话。

现场,方锦龙还担任了“导聆”。比如,方锦龙现场就以脱口秀形式简述了琵琶的发展脉络。“琵琶是从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我手上这种梨形的乐器叫乌德琴,是两河流域的乐器,它的真正祖先在古波斯。为什么叫这个奇怪的名字呢?昭君出塞时带去了琵琶,可是匈奴怎么也学不会,怎么弹都浑不似,谐音成了‘火不思’。”有观众表示:“曲高不和寡,听了方老师的讲解,我不至于对琵琶‘蒙查查’了。”

今年备受行业关注的广东卫视《国乐大典》第二季将于明年春天开播,节目组特别邀请方锦龙继续担任节目的形象大使,音乐会上举行了简单而又隆重的授予仪式。

独家专访: 玩转300多种乐器, 所有的大家都是杂家

广州日报全媒体:你是当代五弦琵琶的代表人物,当年费尽心力把它复制出来,它的“重生”,对你的演奏、艺术有什么样的影响?

方锦龙:四弦到五弦不是简单地多加一根弦,涉及到定弦和演奏方法、古乐谱研究等多个层面。最终的方案是将琴体扩大,改变传统四弦琵琶的拴弦之法,将琴轸改为左二右三。五弦琵琶是我的一个标签,也让我的演奏如虎添翼,不止是加了一根弦,音乐理念也提升了很多。琵琶的音域更宽,音色也更加立体丰富,甚至可以更多地模仿其他乐器的音色。多了一个四度,就像多了一个低音喇叭。像古曲《十面埋伏》中列营一段,用五弦琵琶加上低音后,场面更壮观了,擂鼓和号角也更有声势了。

广州日报全媒体:你的微博名叫“多琴方锦龙”,能“玩转”三百多种中外民族乐器,怎么做到的?

方锦龙:触类旁通,但只会一样乐器是不能成类的,这四个字仔细一琢磨,我就找到了方向。学的乐器越多,就越能触类旁通。我对国乐很了解,对印度、日本、埃及、挪威、爱尔兰等国家的音乐风格也都很了解。

广州日报全媒体:除了乐器演奏,你本人还是乐器收藏家,并且跨界与茶、诗歌、绘画、书法、教育等诸多领域合作,这对你的艺术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方锦龙:一定有好处。琴棋书画诗酒茶,具有丰富的文化、阅历才能更好地进行音乐创作。所有的大家都是杂家,只有杂家才能成为大家。

向“老祖宗”寻求智慧,民乐体现文化自信

广州日报全媒体:怎么看待“白发网红”这个新身份?

方锦龙:音乐使人年轻,玩中国音乐更年轻。中国很多乐器来自大自然,比如,泥巴捏巴捏巴就成埙了。民乐温润,对身体特别好。55岁成为“网红”,让我有了更多的粉丝。年轻人对国乐如此着迷,对传统文化来说是一件好事。

广州日报全媒体:现在的琴童学琴,首选的是钢琴、小提琴这些西洋乐器,你怎么看?

方锦龙:钢琴很高雅,难道古琴就不高雅?钢琴600年历史,古琴可已经存在3000年了。古人抚琴之前是要沐浴焚香的。如果只关注西洋乐,我认为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现代中国缺雅士,对传统文化缺少一种仪式感。三拍子是约翰·斯特劳斯最先创造的吗?不是。魏晋名士阮籍创作的《酒狂》,就是最早的三拍子,他将重音放在了第二拍上。

广州日报全媒体:你觉得民乐特别能体现出我们的文化自信?

方锦龙:老百姓一定能在传统音乐中寻找文化自信。我出访塞浦路斯,当地政要听完一曲便热泪盈眶地冲上前来拥抱我,一定是我们的音乐感动了他。我们民乐的曲子很小,但“小曲大弹”,里面有很多内涵。

外国人看到我们的音乐宝贝啧啧称奇。比如,龠,有9000年历史。骨笛,有8800年历史,那时古人已创造了七声音阶。簧,有不同的音高,到了青铜器时代,几个簧绑在一起便能生发出很多种声音。五六千年前,我们的先人用陶土烧制了埙,同时诞生了篪。国乐中,蕴含了中国人的智慧。比如古琴,琴长三尺六寸,象征一年的三百六十日,标志音律的13个徽,象征一年中的12个月加一个闰月。古琴,轻轻一拨就将我们带到了几千年前。

广州日报全媒体:你好像特别推崇白居易?从他哪里寻到了什么样的智慧?

方锦龙:我在老祖宗那里找到了很多智慧。白居易一定是音乐大家,弹琵琶的不谈《琵琶行》,怎么能把琵琶弹好?“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古人送行,饮酒都要听音乐。“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这些对琵琶演奏的描写,都足见白居易音乐造诣之高深。

广州日报全媒体:在传播传统文化,承传国乐方面,你有什么心得和计划?

方锦龙:既有传承、又有创新,这样国乐才有生命力。我的音乐会和讲座,都是讲演结合的,用当代的、好玩的东西去传承、创新民乐。现代人追求技法,其实应该追求心法。我的《忆江南》取意白居易同名诗作,诉说思乡情愫。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现代的演奏很多是形式大于内容,LED大屏、舞蹈……这是浮躁心态带来的所谓的创新。我的舞台,通常是我一个人演奏。当年的新民乐,现在回过头去看,也只是一个过程。老祖宗不知道超过我们多少年了。

扎根广州30年,这里有兼容并蓄的城市精神

广州日报全媒体:1988年你来到广州,为什么选择来到广州发展?

方锦龙:当时广州的流行音乐发展得很好,有创新的空气,广东的三大乐种也吸引了我。人要游学,不要只待在一个地方。我想让民乐和流行音乐一样蓬勃发展,所以我来了广州。

广州日报全媒体: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你坚守广州30年?这座城市给了你什么样的滋养?

方锦龙:我就是逆反。音乐人一般去北京、去香港,而广州很宜居,拥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但是在音乐文化方面,我个人觉得广州的推动力度还可以更大。扎根广州30年,我对广州的情谊不一样。广州一定会开出民族传统文化的音乐之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