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24|回复: 0

[最新动态] 百姓故事:村里走出的葫芦丝考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9 13: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是一位年轻的葫芦丝演奏家,同时他也是重庆首位葫芦丝等级考官。他用葫芦丝成就自己的梦想,也帮助更多人的人生插上更绚丽的翅膀。

百姓故事:村里走出的葫芦丝考官-1.jpg

百姓故事:村里走出的葫芦丝考官-2.jpg


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 靠自学精通众多乐器

百姓故事:村里走出的葫芦丝考官-3.jpg


“音乐对我而言,就是我的生命。”今年31岁的陈小明这样告诉记者,神色笃定。陈小明1985年出生在重庆市长寿区农村。在他童年记忆里,乡里常会请乐队唢呐演奏,小小年纪的陈小明被抑扬顿挫的节奏和唢呐特有的音质深深吸引。“因为当时的经济条件不太好,身边家人也没有了解音乐的人,我自己就用玉米杆尝试哼出这些熟悉的旋律。”

上小学时,学校儿童节文艺演出,他独自上台演唱《妈妈教我一支歌》,收到全校老师的一致好评。初一时的音乐老师罗荣明,开办了一个兴趣班,在那里陈小明第一次接触到笛子和二胡,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那个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出去玩,我就经常自己在家放笛子和二胡的磁带反复听,跟着练习。”他回忆说。

到了大学,陈小明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小号,但是毕业之后,他才发现这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不能让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迫于生活压力,他不得不选择在一家乐器城里做销售员。“其实我很感激在那里的时光,让我得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甚至是很昂贵的乐器。”之后的时间里,陈小明陆续接触并自学了上百种乐器,对他而言,每一种乐器都有它独特的音色和魅力。

葫芦丝成就梦想 公益行动是最好的文化桥梁

百姓故事:村里走出的葫芦丝考官-4.jpg


很快,一种名叫“葫芦丝”的乐器吸引了他的注意。他开始四处查找资料。“葫芦丝声音实在是太好听了,加上它本身价格也不贵,也就一两百块钱,于是我就买了一支自己回家练习。”因为有吹小号的基础,再加上自己的揣摩,陈小明很快就掌握了吹葫芦丝的技巧,辞职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工作室。“才开始的时候,人们对葫芦丝不是很了解,来学葫芦丝的人非常少,但我还是很认真地教。”期间,陈小明为了深造自己的葫芦丝技艺,多次到发源地云南去学习,得到了著名的葫芦丝演奏大师哏德全和李春华的悉心指导,技艺愈发精湛。

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学习葫芦丝,是陈小明的心愿。通过自己的努力,陈小明在09年通过了文化部社会艺术水平专家委员会的考核,成为重庆第一个葫芦丝等级考试考官。据了解,目前在重庆葫芦丝等级考官不足10人。从那以后,上门找他学习葫芦丝的人多了起来。

百姓故事:村里走出的葫芦丝考官-5.jpg


为了更好的传播葫芦丝文化,陈小明还成立了自己的葫芦丝文化传播公司,一面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一面从事与葫芦丝相关的公益行动。公司招聘40多名音乐专业的贫困大学生作为老师,并且累计向十多所贫困和特殊学校捐赠了价值20余万元的葫芦丝。

一个保姆家的孩子特别喜欢葫芦丝,可家里没有钱买,陈小明知道之后就主动送她乐器,并且免费教导,孩子和家长都十分感激。在一次艺术交流活动中,陈小明了解到黔江白石中心校缺乏现代化艺术器材,就决定捐赠白石中心校200支葫芦丝、400本葫芦丝教材。“农村学校的孩子也应该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陈小明告诉记者,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为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帮助。

硕果累累仍不忘初心 全力推动中外民族乐器交融

百姓故事:村里走出的葫芦丝考官-6.jpg


短短几年时间里,陈小明培养了学生几千名,其中通过全国民族乐器演奏考级最高级别九级的已有50多名,通过八级的学员有近200多名,学员在参加全国或重庆地区举行的各类艺术大赛中,屡获佳绩,陈小明也因此被评定为中国昆明第二届葫芦丝、巴乌全国邀请赛优秀园丁奖,第三、四、五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选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2007年度葫芦丝北京邀请赛优秀教师奖等光荣称号。“现在国内国外都有我的学生,他们都以优异的成绩在回报社会,我感到特别欣慰。”

近年来,陈小明对民族乐器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想将中国的民族乐器推向世界,也将世界各个民族的乐器引进到中国。因此,他积极收集国外民族乐器的资料,寻遍国内演奏民族乐器的名家,在2017年成立了一个民族乐器乐团,名叫“印加黎明乐团”,将中外的民族乐器相结合,演奏出新的感觉。“我要用中国的名族乐器撬动世界的名族乐器。”陈小明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