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57|回复: 0

[互动交流] 魅力非遗 | 朝鲜族扬琴艺术:柔和典雅 意蕴悠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31 07: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延边晨报】

巍峨秀丽的长白山脚下,水清岸绿的布尔哈通河畔,多民族人才会聚的延边大学里,清透柔和的朝鲜族扬琴声悠扬动听、沁人心脾。2024年1月,延边州正式将朝鲜族扬琴列为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也为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的非遗传承注入了新活力。

朴海燕是延边大学艺术学院的扬琴教师,也是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师从白贞少教授学习演奏技艺,在中央音乐学院扬琴硕士毕业后,成为该校第二任扬琴教师,对朝鲜族扬琴的历史、发展和传承深有研究。

魅力非遗 | 朝鲜族扬琴艺术:柔和典雅 意蕴悠长-1.jpg


朴海燕介绍,朝鲜族扬琴属于击弦乐器,发音清脆明亮,悠扬典雅,是中国朝鲜族民族乐队中富于包容性的重要乐器。琴竹用富有弹性的竹制小槌,在琴竹头部裹上一层膨胶棉,再用蚕丝线缠绕,音色圆润、悠扬、柔和,无论是在朝鲜族民族管弦乐队合奏,还是以独奏的形式演绎,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深受延边地区各族人民的喜爱。

“作为传统乐器与民族特色的非遗融合,朝鲜族扬琴是朝鲜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谈及其历史由来,朴海燕表示,该项目由世界民族乐器扬琴演变而来,1963年正式纳入延边艺术学校的专业课程,由白贞少担任第一任扬琴教师。20世纪80年代,白贞少同民族乐器制作者朴金龙等人,从乐器构造、音色、音域、音位排列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改进,形成了富有朝鲜族风格的扬琴演奏艺术。1987年,朝鲜族扬琴被文化部授予“科技成果三等奖”。

白贞少、朴金龙等老一辈民族乐器传承者,为朝鲜族扬琴艺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这项艺术的挖掘、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朴海燕作为新一代的传承人,自参加教学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新一代专业人才,带着她的学生,让朝鲜族扬琴走出延边、走向全国、惊艳了世界。

如今,朝鲜族扬琴被列为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让从事朝鲜族扬琴教学的朴海燕和她的启蒙老师白贞少感到无比振奋。朴海燕表示,她将更加努力地传承好这项非遗民乐,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欣赏,同时,将非遗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不断把这项艺术的文化底蕴推向新高度。

本文来自【延边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